首页 >>  学术研究 >> 书信文摘
致李松石之二
发布时间:2011/7/29  浏览次数:789
 

 

松石、国湘兄嫂:

年过得好吗?电视里的北京,红红火火,良宵元夜,皓月当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南京一直阴雨,乐得深锁庭院,全国都在旅游,校园静悄无声,倒像身在桃花源里,闲坐阳台,享受冥想的安宁,也许是一种生命的奢侈。

我不记得那句“……秩序的网膜……”出自何处了,也没问出个头绪,关于“秩序”这个词,我不赞成花太多笔墨去把它钉得太死,画面的秩序感有如原子的排列,各种物质的原子的排列不同就是它的秩序吧?美学的词语要随观念变化的,重要的是人的观念,如何去解释。亚里士多德说:“美就是和谐”,哥德说:“美就是自然的秘密规律的显现。”罗丹以他的“老娼妇”证明“真就是美”,后印象派以后人们觉得这个“美”字太复什了,索性不直接去谈它,克莱夫·贝尔从塞尚那里得出了“艺术的本质就是有意味的形式”,贡布里斯终于说:“真的艺术品其实有时是不美的。”现代生活的紧张和残酷使人渴求渲泄、刺激,同样的词语要有新的解释了。

英国当代美术史论家苏立文在其《东西方美术的交流》中有个很有意思的段落,他说到十七世纪西方开始对东方艺术很感兴趣时,把不同于西方的整齐排列的中国园林崇尚自然之美称为“无序之美”。其后,有人进一步解释说:“表面上看似无序,实际上却包含着内在的韵律。”我认为西方传统的意义上的“秩序”就这样不得不扩大了它的包容。是西方的宽容还是东方的教导呢?

你问我对构图的看法,很简单,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把画面上各种不同的因素组成并统一而成一个有生命的整体。过去也曾学习过苏联,把画中主体人物的动作作为构图的主线,那是以“说教”为目的的构图,不是审美性的构图。古典绘画都属说明性的,形是主角,后印象以后,重视情感的表达,色彩的形态同样重要,在些甚至成为主角,我们从历史一步步走过来,不可能再那么单纯的以某一种传统法则为满足的了。现在我作画开始时可能是只有某一点动机;或是一种感觉,或色调所暗示的情感,或某种倾向的线……但一下笔,色块、线条、形态、轻重……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主要的了,我的理想是画到后来,应该是人的十指一样,多一根是异怪,少一根是缺陷,它应能让我长久的相对而不生厌,它就得有生命,所以不到最后,构图仍是未完成的。

还记得去年同看“2000年”油画展时的印象吗?我们议论某些画主次不分,我想,其实画家本人不是不懂,或不想,而是没有把它们处理好,它们互相冲突,或各不相干,而不是互相依存,互相衬托。

我觉得艺术法则说得越具体,其生命就越短,我们传统的,如:“密不通风,疏能走马”,看似简陋,却是不老的童真之语。他只提出要求,方法?则让你们去各显其能了。

梅先芬又来北京了吗?

期刊《中国油画》向我约稿,发表在今年第一期,想不到寄来后打开一看,竟是惨不忍睹,印刷之糟糕,简直是作践,糟蹋!我还从来没见过有印刷得如这等模样的东西。

阿  苏

2001.2.13

 

 
Copyright © 2011 苏天赐的艺术,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414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