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回顾 >> 展览回顾 |
2009年9月《湖山有约——苏天赐艺术作品回顾展》在杭举行 |
发布时间:2011/8/3 浏览次数:1091 |
1950年9月,苏天赐先生怀着不舍的心情离开西湖,距今已近六十个年头。一个甲子的别离,岁月蹉跎,世事沧桑,斯人不在,此情绵绵。今天,母校中国美术学院隆重举办苏先生的画展。湖山有约,六十年的心约,一生世的勾魂弄魄的邀约,苏先生“站在画布面前”,对着历史和湖山,朗声说:“只是,当年我想揽尽人间春色,现在我只想约会大自然的魂魄。” 20世纪的中国艺术,面对西风东渐的挑战,不断摸索新的东方艺术振兴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不同的年代,这种摸索呈现不同的样态,又遭受不同的命运。林风眠先生如此,苏天赐先生亦如此。40年代后期,苏先生被聘为林风眠工作室助教,在林先生的影响下,创作了一批肖像,其中的代表作有《黑衣女像》。这件被誉为“实现了油画语言从西方体系向中国表达方式的基本转换”的作品,竟能历经“文革”劫难,保存至今,几乎是奇迹。这件作品中,有波提切利、莫蒂利亚尼的影子,又满含着东方人平面形色、意笔勾划的特点,吸收中国汉墓壁画那种单纯传神的韵气,在西方的油画传统中融入了东方的意趣。更重要的是,这张罕见的早期油画肖像杰作的背后,包蕴着一种东方绘画的眼光与表现方法。苏先生曾满怀激情地说:“我想表达的不是坐在我面前的那个人物的片时状态,而是我对其人的熟知和理解。如果说一般人物写生是从一个固定的视角去描绘对象,而我的企图则是综合了在生活中从多视角观察所得的总和,它们贮藏在我的脑海里。所以我在描绘时要参照两个影像:一个在眼前,一个在心里……我不断地尝试,又不断地否定,画了又刮掉,重画又重刮。如此反复十多次以后,我所追踪的两个影像已不再互相分离,它们在画布上随着线条和色块的游动已融成一气。”苏先生在这张肖像完成四十多年后所说的这段话,已然包含了他一生世的关于绘画的真知灼见。他以一种明晰而坚定的目光,穿透近半个世纪的坎坷人生,穿透关于绘画的种种迷惑和彷徨,甚至穿透了人为而僵化的关于东西艺术的种种观念屏障,道说着一颗中国心灵在取象写形之时的真实的变化和磨练。 中西艺术在人的心灵根处是相通的,这是林风眠艺术思想的核心。林先生以一生的艺术来见证这一思想。苏先生紧紧地追随着林先生。他融合中西的实践甚至更为坚定,他没有离开油画这个西来的田园,他要在这里开拓一片东方的天地。尽管其间几乎有三十年,为了赢得绘画的权利,他被迫经历了别样的摸索。但在他的笔底下,总有一种真情在流露。一种诗性的、温润的深情浸透着他,使他在枯乏艰燥的年代中,一再地让心灵在汲取各种滋养的同时,栖泊在水色空濛的生意之中。在那里,他善于把握水一般的变化,或者说,他让自己的如水一般敏灵的内心,去生活中与同质的事物相会。西方的艺术强调超越表象,去揭示内在的“绝对真理”。他们相信,这种“绝对真理”隐匿在事物存在深处,不会改变。而中国的文化传统却始终认为万事万物随时而变,随风而化,这种变化不居有其表面的样态,有其发生的缘由,还有其安顿之所。故孔子强调“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心灵与外物相安相忘,最后相融于一,这是中国艺术思想的本性,苏先生正是在这个层次上把握了心灵变化的根源。虽然遭受世态不公的评说和抨击,但他那被开启的内心不可能沉睡。虽然,那两种影像——眼前的与心中的——杂糅在一起,一再困扰着他。他敏于用线,却一度强迫自己去使用块面;他善于将事物做一体的抒写,却总要竭力描绘阳光下的事物及其闪烁。他岂止抹去重来了几十遍,他是用自己的青春生命的三十年来涂抹和追踪变化不居的艺术生命。当七十年来新时期到来之时,这颗敏灵的生命注定要猛烈地苏醒过来,并在湖畔,在水色空濛的湖畔风光中抒写独特的东方诗意,来得到真正的安顿。苏先生回顾《黑衣女像》所追踪的岂止是当年画肖像时的内心活动,他所道说的是以“象”为中介、经验直观地把握事物的全体和内蕴的中国心灵。 中国的思想原典都是通过片断式的短语来叙述真理的。这种短语仿佛来自一颗隽远而高贵的心灵。同样,中国绘画也从来不急于把背景合盘托出,而喜用平实的语言,把观者引向某种隐而不露的深处。苏先生晚年的一系列绘画,正是这样的视觉之诗。那似乎是一个个自然中的断片,诸如湖畔的一段山林,水中的点点青绿,早春的雨霁清晨。在这里边,观者看到的不仅是景物,还有景物之外的流风、水色和空濛。通过这些空,某种古远的诗意一再地被轻轻点活,并与我们亲历的某个活的生活世界相通,某个不断延伸而难忘的韵趣相通。苏先生熟于此道,寥寥数笔,带出的不唯树和湖畔,更含树影婆娑,湖畔流韵,湖里风声。苏先生并未完全画“完”,但这种不完整的破绽却成全了我们追踪的意象,靠着色彩的纯一,靠着水一般流淌的用笔,靠着意态天然的姿势,我们的心灵被一再激活。我们往往出其不意地被抛入画中,然后又挣脱出来。我们的心被完全浸润。当我们如此反复多次的时候,我们感到这种“逸笔草草”正带着我们回到那流动不居的自然本身,去向那远古的民族诗性致敬。我们又正是在如此这般的“意”的反复中,感受到画者的新意。这里边还充满着重复的叠影:那对象与画者的,那眼中的和心意上的,那言意相依的与得意忘言的,等等。在这个言简意赅的境域中,我们跟随那双眼睛和那颗心灵达到自由通达的层面:那远古的与活的世界相通的层面,那东西方融汇与本土更新相通的层面,那自然与心灵诗性相通的层面。 苏先生离开西湖六十年,但他一刻也未忘却这诗意的湖山。他把眷恋絪緼在心间,藏匿在绘画,并以终身的奋斗来践履他心中认定的湖山的邀约。我知道,在母校举办画展,是苏先生一生世的夙愿。现在,我们代表美院,代表这个悠远文化谱系的所有生者,来共同见证这场六十年的湖山之约。 许 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