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回顾 >> 展览回顾
2009年9月《湖山有约——苏天赐艺术作品回顾展》在杭举行
发布时间:2011/8/3  浏览次数:986
 

                   
     湖山有约——著名油画家苏天赐艺术回顾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
    9月25日上午10点,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主办的“湖山有约——苏天赐艺术回顾展”开幕式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苏天赐(1922——2006),20世纪中国杰出的油画家、著名美术教育家。20世纪40年代毕业于国立艺专(今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受教于林风眠先生,并在毕业后留校,担任林先生助教。后长期执教于南京艺术学院。苏天赐的油画创作涉及人物、静物、风景,但他最喜爱到大自然中进行写生、创作,江南的太湖、西湖都是苏先生热爱表现的重要主题。此次来到杭州举办展览,正是苏先生对于母校、对于湖山深厚感情的一种见证。
    本次展览将展出苏天赐代表作100余件,时间跨度从1948年的《蓝衣女像》直至2006年苏先生病中完成的作品,集中、完整的展示了苏先生60年的油画探索历程。其中不乏名作,如专程从各大美术馆、博物馆借出的《黑衣女像》、《林风眠像》等等。
    苏天赐的油画作品,被公认为是以西画的缤纷色彩表现东方空灵、传神美学精神的典范之作,是20世纪中国美术中西融合的成功探索。他的油画作品,笔触有力、直接,色彩灵动、跳跃,格调抒情、温暖。“在他的笔底下,总有一种真情在流露。一种诗性的、温润的深情浸透着他,使他在枯乏艰燥的年代中,一再地让心灵在汲取各种滋养的同时,栖泊在水色空濛的生意之中。”(许江语)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院长许江、前院长肖峰,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米如群,苏天赐先生家属凌环如及子女,苏先生学生,相关美术史学者水天中、潘耀昌,油画系师生等人参加了开幕式。众人共同深情缅怀了苏天赐先生的艺术生平以及与中国美术学院的不解之缘。
    25日下午,围绕着苏天赐先生在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地位、他的艺术思想的内涵、他的作品风格、他在美术教育中的探索等议题,众多专家学者展开讨论,气氛热烈。
    此次展览持续至10月4日,为国庆期间的杭州市民奉上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9年9月24日

——————————————————————————————
                                 湖山有约

 

19509月,苏天赐先生怀着不舍的心情离开西湖,距今已近六十个年头。一个甲子的别离,岁月蹉跎,世事沧桑,斯人不在,此情绵绵。今天,母校中国美术学院隆重举办苏先生的画展。湖山有约,六十年的心约,一生世的勾魂弄魄的邀约,苏先生“站在画布面前”,对着历史和湖山,朗声说:“只是,当年我想揽尽人间春色,现在我只想约会大自然的魂魄。”

20世纪的中国艺术,面对西风东渐的挑战,不断摸索新的东方艺术振兴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不同的年代,这种摸索呈现不同的样态,又遭受不同的命运。林风眠先生如此,苏天赐先生亦如此。40年代后期,苏先生被聘为林风眠工作室助教,在林先生的影响下,创作了一批肖像,其中的代表作有《黑衣女像》。这件被誉为“实现了油画语言从西方体系向中国表达方式的基本转换”的作品,竟能历经“文革”劫难,保存至今,几乎是奇迹。这件作品中,有波提切利、莫蒂利亚尼的影子,又满含着东方人平面形色、意笔勾划的特点,吸收中国汉墓壁画那种单纯传神的韵气,在西方的油画传统中融入了东方的意趣。更重要的是,这张罕见的早期油画肖像杰作的背后,包蕴着一种东方绘画的眼光与表现方法。苏先生曾满怀激情地说:“我想表达的不是坐在我面前的那个人物的片时状态,而是我对其人的熟知和理解。如果说一般人物写生是从一个固定的视角去描绘对象,而我的企图则是综合了在生活中从多视角观察所得的总和,它们贮藏在我的脑海里。所以我在描绘时要参照两个影像:一个在眼前,一个在心里……我不断地尝试,又不断地否定,画了又刮掉,重画又重刮。如此反复十多次以后,我所追踪的两个影像已不再互相分离,它们在画布上随着线条和色块的游动已融成一气。”苏先生在这张肖像完成四十多年后所说的这段话,已然包含了他一生世的关于绘画的真知灼见。他以一种明晰而坚定的目光,穿透近半个世纪的坎坷人生,穿透关于绘画的种种迷惑和彷徨,甚至穿透了人为而僵化的关于东西艺术的种种观念屏障,道说着一颗中国心灵在取象写形之时的真实的变化和磨练。

中西艺术在人的心灵根处是相通的,这是林风眠艺术思想的核心。林先生以一生的艺术来见证这一思想。苏先生紧紧地追随着林先生。他融合中西的实践甚至更为坚定,他没有离开油画这个西来的田园,他要在这里开拓一片东方的天地。尽管其间几乎有三十年,为了赢得绘画的权利,他被迫经历了别样的摸索。但在他的笔底下,总有一种真情在流露。一种诗性的、温润的深情浸透着他,使他在枯乏艰燥的年代中,一再地让心灵在汲取各种滋养的同时,栖泊在水色空濛的生意之中。在那里,他善于把握水一般的变化,或者说,他让自己的如水一般敏灵的内心,去生活中与同质的事物相会。西方的艺术强调超越表象,去揭示内在的“绝对真理”。他们相信,这种“绝对真理”隐匿在事物存在深处,不会改变。而中国的文化传统却始终认为万事万物随时而变,随风而化,这种变化不居有其表面的样态,有其发生的缘由,还有其安顿之所。故孔子强调“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心灵与外物相安相忘,最后相融于一,这是中国艺术思想的本性,苏先生正是在这个层次上把握了心灵变化的根源。虽然遭受世态不公的评说和抨击,但他那被开启的内心不可能沉睡。虽然,那两种影像——眼前的与心中的——杂糅在一起,一再困扰着他。他敏于用线,却一度强迫自己去使用块面;他善于将事物做一体的抒写,却总要竭力描绘阳光下的事物及其闪烁。他岂止抹去重来了几十遍,他是用自己的青春生命的三十年来涂抹和追踪变化不居的艺术生命。当七十年来新时期到来之时,这颗敏灵的生命注定要猛烈地苏醒过来,并在湖畔,在水色空濛的湖畔风光中抒写独特的东方诗意,来得到真正的安顿。苏先生回顾《黑衣女像》所追踪的岂止是当年画肖像时的内心活动,他所道说的是以“象”为中介、经验直观地把握事物的全体和内蕴的中国心灵。

中国的思想原典都是通过片断式的短语来叙述真理的。这种短语仿佛来自一颗隽远而高贵的心灵。同样,中国绘画也从来不急于把背景合盘托出,而喜用平实的语言,把观者引向某种隐而不露的深处。苏先生晚年的一系列绘画,正是这样的视觉之诗。那似乎是一个个自然中的断片,诸如湖畔的一段山林,水中的点点青绿,早春的雨霁清晨。在这里边,观者看到的不仅是景物,还有景物之外的流风、水色和空濛。通过这些空,某种古远的诗意一再地被轻轻点活,并与我们亲历的某个活的生活世界相通,某个不断延伸而难忘的韵趣相通。苏先生熟于此道,寥寥数笔,带出的不唯树和湖畔,更含树影婆娑,湖畔流韵,湖里风声。苏先生并未完全画“完”,但这种不完整的破绽却成全了我们追踪的意象,靠着色彩的纯一,靠着水一般流淌的用笔,靠着意态天然的姿势,我们的心灵被一再激活。我们往往出其不意地被抛入画中,然后又挣脱出来。我们的心被完全浸润。当我们如此反复多次的时候,我们感到这种“逸笔草草”正带着我们回到那流动不居的自然本身,去向那远古的民族诗性致敬。我们又正是在如此这般的“意”的反复中,感受到画者的新意。这里边还充满着重复的叠影:那对象与画者的,那眼中的和心意上的,那言意相依的与得意忘言的,等等。在这个言简意赅的境域中,我们跟随那双眼睛和那颗心灵达到自由通达的层面:那远古的与活的世界相通的层面,那东西方融汇与本土更新相通的层面,那自然与心灵诗性相通的层面。

苏先生离开西湖六十年,但他一刻也未忘却这诗意的湖山。他把眷恋絪緼在心间,藏匿在绘画,并以终身的奋斗来践履他心中认定的湖山的邀约。我知道,在母校举办画展,是苏先生一生世的夙愿。现在,我们代表美院,代表这个悠远文化谱系的所有生者,来共同见证这场六十年的湖山之约。

 

                      许  江
                                        
2009年9月15日草于赴京飞机上,9月18日定稿于返杭途中

 
Copyright © 2011 苏天赐的艺术,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414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