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艺术评价
元气淋漓障犹湿 ——致苏天赐先生艺术展 作者:许江
发布时间:2022/8/27  浏览次数:376
 


 苏师母、范迪安馆长、冯健亲院长:

欣悉“苏天赐先生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由于正逢出访的安排,无法赴京参加画展开幕,特写短函,代表苏先生的母校和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中国美术学院诚致敬意。

我与苏先生接触主要是1999年林风眠先生百岁诞辰纪念活动中。苏先生话语不多,敦厚朴实,但一旦打开话匣,他那浓浓南音中总有睿智的观点和独到的见地。让我们感到那是发自一种思想和感情的肺腑的。正是这种独特而浓重的表达,又让我们深受某种特有的沧桑之感的熏染。作为林风眠先生当年的助教,苏先生将人生的亲历化为数十载坚持不懈的努力;对当年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老人已然将之化作了某种处身于世的独立方式。我总觉得,历史在某个特定时期是有负于他的。这种负疚的感觉总让我在心底里下决心,要为苏先生办一个个展。我总以为还有很多时间。没有想到苏先生走得这么快。这种愧疚之感延伸而为心中永远的遗憾。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心境,我必须写这封短函把这种心情告诉你们。

苏先生的画我看到的不多,但那江南水乡的风景却始终令我难忘。那里边有十分江南气息的风致,那里边有“风雨江山外万不得已者”的心意。我常常将林先生的彩墨风景与苏先生的油画风景相比较,除了人性深处的品类相近气息相通之外,苏先生的油画又不似那般浓郁的悲慨,却有一种更为机敏和幽微的“萧萧落叶、漏雨苍苔”的感觉。那种萧瑟寂寥的情景,又含了草木莘莘的生气。寂寥与生气相砥砺,在苏先生的胸壑中砥砺,化作了绘画中烟润灵溢的流韵。“元气淋漓障犹湿。”苏先生真正化通了油画的中国气息。那沧桑与流韵让我们一眼就认出了精神的乡音,成为我们永难忘却的家园记忆。

画展定名“东方意韵”,我觉得妥切。原先讨论名为“一江春水”,我觉亦好。“一江春水”,不仅如他的画,更有一种悠长的历史之感,一种将他的性情和人生化在其中的苍海桑园之感。

祝画展成功!

 

                 

                        2008106

 
Copyright © 2011 苏天赐的艺术,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41462号